发表时间: 2024-06-05 05:49:20 |   作者: 石晶墙板

  “五一”假期,刚刚在2024年西安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女子初中组决赛中以非常大的优势击败对手夺冠的浐灞国际港代表队的女篮小将们,在教练组的带领下继续埋头苦练。节后,记者走进了西安铁一中陆港中学,跟随球队主帅、被大家昵称为“篮球姐姐”的石晶,体验了一次基层女篮教练的忙碌生活。

  一大早,与“篮球姐姐”一起驱车赶往港务区的路上,话题自然而然从困扰很多基层教练的“学训矛盾”展开。

  “2022年底,在省、市体育局的支持下,我对青少年龄段开始多次集训选拔,随后组建了新的西安市青少年龄段女篮,目前队员大多在西安铁一中陆港中学就读。这所学校虽然成立时间不算久,但校领导对发展学生体育特长非常支持,目前,从初中到高中,每个年级都设立了一个‘仁德班’,为有篮球、足球、游泳、田径等体育特长的孩子配备专门负责纪律和生活的班主任,以及业务水平最高的任课老师,每次孩子们外出比赛回来,落下的功课总是能在最短时间之内及时补上。”在石晶看来,领导支持、同仁协作、队员努力是工作的基础,有举措、立规矩、勤沟通则是激发“育才合力”、化解“学训矛盾”的最优解。

  说话间,汽车已驶入了学校的停车库。在20多分钟的路途中,除了介绍学校的情况,“篮球姐姐”也一直在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队员的各种情况。步入校园,高二“仁德班”的班主任老师张彬迎上前来,曾在部队当过团长的他粗中有细,“石教练,最近有几个队员可能是训练太辛苦了,上课时会趴在桌上打盹,我发现后也没批评她们,只是让她们去洗把脸,或者可以站起来听课,效果挺不错的。”听闻此言,“篮球姐姐”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教练组的三名教练每周都会和班主任开会、交流,第一时间掌握每个队员的学习动态,确实有学习和身体跟不上的,就适当调整孩子的训练计划,学校艺体中心的负责老师每周都会协助队伍对接教学、参赛、后勤保障等事项,球员毕竟都是学生,学业不能耽误。”“篮球姐姐”和记者说,由于学校是寄宿制,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制度,很多小队员会想家,“有些家长会隔三岔五来学校观摩训练,更多的是给我们教练打电话沟通,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鼓励,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尤其关键。”

  与张彬沟通一番后,“篮球姐姐”又与前来探班的几位家长开起了小会,针对初中部分队员的自律性和主动性问题进行交流,“这学期开学的家长会上,我已经一再强调过了,家长一定要无条件且全方位配合校方和教练组的工作,你们把孩子送到队里来,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也绝不会辜负这份信任!”她告诉各位家长,每个队员的天赋的确会有不同,但通过努力,都可以慢慢的提升,直到在球场上和生活中,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对于“篮球姐姐”的说法,家长们十分认同,孩子们的成长与改变他们也都看在眼里,队员张桐菲的爸爸开心地说:“我家姑娘过去特别内向,有事都憋在心里,不愿交流。现在,她变得外向多了,也经常主动打电话和我聊聊训练和生活的感受。”

  五月,对很多人而言是古城西安一年中最美妙的季节,而对于“篮球姐姐”和她麾下的女篮小将们来说,似乎对季节的更替早已“无感”,或者说根本无暇顾及。上午四节文化课结束,记者利用短暂的午餐时间与吴聂正衫、张桐菲两位高二女篮队员聊了起来,两人的家都不在西安,但如今都为能身披胸口印有“西安”字样的“战袍”征战赛场感到无比骄傲。

  “我是2021年在网上看了那部《迎篮而上的女孩》纪录片后,成了‘篮球姐姐’的粉丝,然后就来加入球队了。‘篮球姐姐’很正直、很有责任感,去年全国学青会之前两个月,我脚踝受了重伤,需要拄拐,当时看着队友们练得热火朝天,自己特别失落。而‘篮球姐姐’没有忘记关心我,她会让我帮队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会不时和我开开玩笑,她用行动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永远是团队的一员。后来,我不但参加了学青会,也获得了全国高中生全明星的参赛资格,多项比赛都冲进了全国前四,甚至登上了领奖台。”性格内向的张桐菲正如其父所言,最大的改变就是更外向、更自信了,“记得前年刚来跟队时,我还很不自信,也压根没想到‘篮球姐姐’第一天训练就会记住我的名字,而且她不但喊出了我的名字,还不断鼓励我。去年代表西安参加全国比赛,遇到了以前的队友,她们都对我的变化很惊讶,我也很喜欢现在充满自信的自己!”

  下午15:50,女篮的队员们脱下校服、换上球衣、跑进训练馆,开始了3个多小时的专项训练。“篮球姐姐”的开场白一如既往地“简洁直接”:“今天主要练移动中的防守技术,你们每个人,特别是内线的大个子球员,都要注意重心,移动中不要低头,别像犯了错的小朋友似的,要调动自己,要自信!”话音刚落,队员们便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全力投入了训练。“篮球姐姐”则在安排几名有伤在身的队员利用划船机展开体能训练后,开启了“穿插巡视”的执教模式——一经发现有偷懒的或是动作没做到位的队员,会严厉训诫一番,再亲自做出示范动作,之后会摸摸队员的头或拍拍后背,以示鼓励。此外,“篮球姐姐”还要不时协助另一块场地上的年轻教练指导初中组和小学组的孩子们展开训练。训练间隙,“篮球姐姐”会时不时走到场边,拿起桌上早已准备好的奶糖放入口中,“我有低血糖,心脏也不是非常给力,得及时补充糖分,不然容易犯晕。”在她轻描淡写,有些玩笑的口吻中,记者觉得这样带队训练的时光,早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晚上19:30,队员们都回班去上晚自习了,“篮球姐姐”却不能休息,她召集起阳阳、小韩两位老师开总结会,与过去事事都要亲力亲为相比,现在由三位女教练组成了教练团队,让她肩头的压力减轻了一些。总结会围绕近期球队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细节问题和即将参加的三项全国决赛的工作展开,内容涉及近期队员伤病情况增多、训练强度很难提升,以及针对可训队员调整新的技战术、队员们的思想波动、学业进展等方面,提出问题、协商讨论、出台解决方案……教练组的工作量不算小。

  22:30左右,就在总结会快要结束时,初二“仁德班”的小队员许文卓找了过来,由于最近经常自己加练,她遇到了没时间洗澡的问题,想让“篮球姐姐”帮她想想办法。

  在“篮球姐姐”打电话和许文卓班主任沟通的间隙,许文卓和记者说起了她对“篮球姐姐”的印象:“她很会用各种方式鼓励我们、让我们。去年我们去武汉参加全国中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的总决赛,冠亚军争夺战的对手是山东的强队,和我对位的曹秀浩泽曾经在五人制比赛中一人独得50多分,我当时的确压力挺大。‘篮球姐姐’在准备会中拿出她剪辑好的比赛录像帮我们一点点做技术分析,让我卸下了包袱、轻装上阵。后来,那场比赛对手虽然也发挥出色,但我们队准备更充分,每个队友都拼尽了全力,最终以16∶9战胜了她们,拿到了全国冠军的奖杯!”忆起往事,小姑娘眼中闪烁着光芒。当被问及“为啥喜欢加练”时,她笑着说,“我的偶像是科比,他就经常加练啊,而且,‘篮球姐姐’经常给我们说,要想拿金牌,就必须热爱篮球、必须埋头苦练!”

  帮小队员安排好生活上的事,看着她们熄灯、上床已是23:00,“篮球姐姐”又坐在电脑前开始分析比赛录像、剪辑视频,球队40多名小队员每个人的“档案库”都装在她的心里。

  “不是每个队员都能成为职业球员,但既能打好球、又能进入理想中的大学,这样的孩子我这些年已经带出来了很多,她们都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篮球姐姐”和记者说,目前队员张贺玥在U18国家青年女篮集训,队员吴汶泽在中国中学生国家队集训,两人也都入选了中国中学生国家集训队备战世界中学生比赛,初中组队员刘馨月、朱思雨入选中国中学生初中集训队,为每个队员制定出最适合她们的训练计划、人生规划,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说着说着,已到凌晨,“篮球姐姐”准备驱车回家,这也是她的常态,“只要不带队外出比赛或参加培训,这就是我每天生活的标准流程模板,能得到学生、家长、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值了!”“篮球姐姐”说。